贵州:用大数据护自然资源周全
《贵州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近日发布,明确提出大力整合自然资源数据
本报讯 记者吴敏报道 贵州省将通过构建“一张网”、三维立体“一张图”、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以及三大应用体系护自然资源周全。这是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的《贵州省“十四五”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里透露的。
“十四五”期间,贵州省首先将构建安全高效的自然资源“一张网”。按照“一云一网一平台”,构建涵盖业务网、电子政务内外网、互联网、应急通信网等多级互联的统一自然资源“一张网”。依据“云上贵州”,建立覆盖全要素多节点的自然资源云数据中心运行体系。构筑省级分层安全防护技术机制及制度规范,完善安全可控的基础设施,保障涉密信息和不动产登记等敏感信息安全。
其次,构建自然资源三维立体“一张图”。《规划》明确指出,标准化处理基础地理、遥感影像、土地、地质、矿产、森林、草原等数据将纳入自然资源数据目录,叠加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确权登记、资产清查、开发利用、空间规划、用途管制、生态修复、耕地保护、地质勘查、矿产开发、地质灾害、执法监管等数据,形成全省统一的地上地下一体三维可视化自然资源“一张图”。不断完善数据汇交、备案、交换与同步机制,适时更新完善自然资源“一张图”核心数据库。
再次,构建自然资源大数据应用支撑平台。《规划》指出,健全自然资源全息大数据平台,利用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方法,推动实现全省自然资源大数据的纵横联通、共享交换、深度融合,为全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行政审批、监测监管、生态修复、自然资源保护和利用、决策分析提供应用服务和技术支撑。完善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支撑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动态监测评估预警、实施监管和决策分析。建成全省建设用地“一码管地”信息系统。
最后,构建自然资源三大应用体系。《规划》提出,构建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应用体系,统一工作基础和调查标准规范,建设以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无人机为主体的“空天地”一体化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全面提升数据获取能力,加强数据衔接整合,深化数据应用服务。构建自然资源监管决策体系,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监管系统。构建“互联网+自然资源政务服务”应用体系,深化数据开放共享服务与政务信息公开,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和线下“一窗通办”融合发展,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