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2年02月0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17867d72c444ff9019181ead7f4d8e0e

解密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的科技力量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2年02月08日 第5版 )

【业内动态】

解密冬奥会开幕式背后的科技力量

■ 本报记者 程红琳

从“黄河之水天上来”,到奥运五环破冰而出,4日晚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科技美学诠释奥运精神,展示中国式浪漫。

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工作部部长常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海战术的替代方案是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而科技冬奥将为本次开幕式的举办注入新的内涵与更多可能。会后,各大科技公司也迫不及待地向公众解密冬奥会背后的科技力量。

据京东方BOE官微消息,此次冬奥会开幕式上会发光的舞台是由BOE(京东方)提供的8K超高清地面显示系统。该舞台整体面积达10393平方米。BOE(京东方)采用多个8K+级分辨率的画面融合技术,超大规模的光学校正算法可对每个显示画面进行像素点级的光学校正,可呈现超高对比度、超高刷新率以及超高分辨率的超高清绚丽画面。此外,通过搭载BOE(京东方)自主研发的超大规模显示模组控制与同步系统,地面显示系统还可实时捕捉演员行进轨迹,实现画面与演员的无缝互动。开幕式最后,美轮美奂的巨型雪花形主火炬台也由BOE(京东方)自主研发设计。雪花由96块小雪花形态和6块橄榄枝形态的LED双面屏创意组成,采用双面镂空设计,嵌有55万余颗LED灯珠,充分呈现雪花的线条感。该双面屏是BOE(京东方)研发的目前行业内发光最窄的单像素可控异形显示产品。

在《致敬人民》和《雪花》节目中,风雪特效跟运动员的配合天衣无缝;雪花与孩子如影随形,陪伴着孩子们在舞台上自由移动……英特尔中国官微也在会后解密了演员与国家体育场地面大屏系统默契协同背后的黑科技。据介绍,这种“默契”是基于运行在第三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的3DAT三维运动员追踪技术,以及针对开幕式场景定制开发的基于AI的大型演出实时特效系统,使得演员不需精准排练就能呈现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在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视觉算法的助力下,实现了在鸟巢这样超大舞台场地精确捕捉数百个演员的运动轨迹并实时渲染的艺术特效。

除了这些带给观众视觉盛宴的硬核技术外,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将人工智能、5G、AR、裸眼3D和云技术等科技融入到点滴之中。正如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解密开幕式时所说的那样:“我们让整个美学氛围具备现代感,这就是向前看,这就是新时代。”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1121期第5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