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20年01月10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32cca3c91f10ce487a8d4adfd81f03f9

瀼渡之光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20年01月10日 第8版 )

【心中的风景】

瀼渡之光

■ 文猛

瀼渡之光,光是灯光,河是瀼渡河。

瀼渡河从海拔1300多米的马鬃岭飞扬成十几道瀑布奔流而下,汇入海拔100多米的长江,奔腾的浪花,巨大的落差,日夜奔流,似乎就为等待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被誉为中国水电泰斗的张光斗先生。

193777日,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留学美国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张光斗,面对祖国母亲惨遭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心急如焚,克服重重困难回到中国,想凭自己所学为苦难的祖国做些什么。听说四川省长寿县龙溪河正在建设水电厂,他像突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磁场。

战火纷飞的中国,要从南京逆流而上奔赴重庆,那是一段可以想象出的艰难航路,买不到轮船票汽车票,张光斗央求一艘运货的小船,搭乘到九江,再从九江乘轮船奔赴汉口,在汉口码头,他倾尽身上所有值钱的东西,通过票贩子买到去重庆的船票。

船过三峡,张光斗看到水流湍急、气势雄伟的高山峡谷,想起孙中山先生《建国方略》中提出的兴建三峡工程、开发三峡水利的兴国方略,发誓要建好宏伟的三峡工程,让祖国强大起来……

张光斗逆长江而上,瀼渡河顺山势奔流,一个人,一条河,以对光的追求,相会在瀼渡仙女硐、鲸鱼口,共同点亮三峡地区第一抹水电之光。

张光斗在参与完成设计长寿桃花溪水电站之后,193951日被任命为瀼渡河水力发电工程处主任,主持设计和修建瀼渡电厂。他带领勘察队踏勘万州境内的溪流,当走进长江之畔、大山深处的瀼渡河下游时,张光斗眼前一亮,瀼渡河的自然落差、巨大的水能资源、天然的隐蔽之所,注定将使这里成为三峡地区水电事业梦开始的地方。

张光斗和他带领的建设者们,筑起仙女硐、鲸鱼口两道拦河坝,导入引水渠,汇聚大铁管,握紧水的拳头,推动水轮机,带动发电机,磁场移动线圈,山沟亮起灿烂的水电之光。当时的瀼渡电厂总装机容量1680千瓦,尽管比我国最早的云南石龙坝水电站晚28年,却是中国自己修建的第一批1000千瓦级以上的水电站。

回顾张光斗一生的水电“光环”,从狮子滩到中国第一座自己建设的桃花溪水电站,从密云水库到黄河三门峡,从汉水丹江口到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从清江隔河岩到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名川大河,主持参与过的水利水电工程灿若星斗,但瀼渡电厂却是他从美国回来亲自主持设计建设的第一座电站,是三峡地区第一座电站,是他人生之中第一件完美的水电设计作品。

各地水电人不远万里奔赴瀼渡,敬望这座古老的电厂,他们在寻根。

各地游人踏江波而来走向瀼渡,探寻巴人之谜,回望移民之镇,敬拜古老电厂,他们在寻光……

走进重庆市万州区瀼渡镇大山深处碑牌村,跟着清澈的瀼渡河,踏入郁郁葱葱的密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宝”级的瀼渡电厂就位于瀼渡河畔、密林深处。

在著名的旅游景点“巴人部落”山洞之下就是仙女硐瀑布,仙女硐拦河坝拦住河水进入恢宏的引水桥飞虹桥,再由巨大的铁管奔流进电厂的第一级电站仙女硐厂区。在著名的鲸鱼瀑布之下,鲸鱼口拦河坝拦住河水引入又一座飞虹桥,再由大铁管流进电厂第二级电站鲸鱼口厂区。作为一个水电知识的门外汉,我无法用专业的术语记录那些管道、那些机组、那些控制开关、那些走向村落走向城市的电线,但是铺排在仙女硐和鲸鱼口拦河坝上的两道“琴桥”(跳磴桥)却是格外引人注目,在青山之间,在绿水之上,每一道跳磴大小都是一模一样,由两块大小一致的石头浆砌在一起,共同组成一排整齐的钢琴一般的琴桥,横卧瀼渡河水两岸,走向河的对岸,犹如弹奏一排激越的琴键。我们不得不思索这样一个问题:那光照三峡的水电之光的交响是这些琴桥奏出,还是那些古老的机器奏出?在那遥远的没有水泥的年代,那些用石头浆砌筑而成的拦河坝、琴桥、引水渠、厂房,那些最早安装的发电机组,过去80年,却从没有一丝渗漏和坍塌,从没有停止过运转和发电,我们唯一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工匠精神,就是水电杰作。

电厂第一任厂长童舒培,到现在已经无法数清有过多少任厂长,他们来了,又走了,唯独那条河、那些机组、那座厂房、那些古树,守着这方山水,一直把一种叫“水电”的光芒撒向广袤的三峡,瀼渡河水不竭,水电光辉不灭。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924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