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回顾
2018年06月22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439caacc0f366c2562b1974a0b02bdd6

鸬鹚情结


<< 中国政府采购报 >> ( 2018年06月22日 第8版 )

【品味生活】

鸬鹚情结

■ 邱鹏

鸬鹚,又叫鱼鹰,给我的印象,最早要追溯到我的儿时——上世纪七十年代初。那时,老家门口的那段楮溪河,幽寂地躺在灵山脚下,很原生态,鱼也很多,但四邻八乡很少有人去捕,更没人养鸬鹚。不过,有时会有山外的打鱼人带上鸬鹚去捕鱼。

记得那光景是这样的:七八只鸬鹚,在河边随着打鱼人的吆喝跃入深潭,几个猛子一扎,就噙满了小鱼,喉咙鼓鼓的,然后游回岸边向打鱼人“交账”。打鱼人手脚很是利索,一手抓起鸬鹚的双脚来个倒栽葱,一手沿着它的喉管轻轻地往下捋,让它乖乖地把喉里的几条小鱼悉数吐到鱼篓里。鸬鹚也讲“协作”的,偶尔碰到上斤两的大鱼,会几只一起扑上去啄住它并抬回岸边。它好像还不知道累,一趟接一趟地往返于岸边和水中,不一会儿便让鱼篓满满当当了。小时候看鸬鹚捕鱼,新鲜,惊喜,过瘾,看过了一回,仍巴望看下一回。

成年后我明白了,那是我小时候对鸬鹚的温顺、勤快和心齐记忆深刻,种下了鸬鹚情结。记不清是从哪一年开始了,大凡在有可能的地方,我都会特意搜寻一下有没有鸬鹚的身影。我在许多水域见过鸬鹚,但对照儿时的记忆,总找不到当年的感觉。直到那一次,信江边上的一个小渔村——铅山县鹅湖镇渔排村出现在我眼前时,才算又过了把看鸬鹚捕鱼的瘾。

信江在渔排村这段,河床有一定落差,一阵浅而平的缓流后,接着便是深而急的湍流。我和几个摄影爱好者到达江边时,天近黄昏,渔归后的竹筏齐齐整整地停靠在江边的缓流区,延绵四五十条,很有阵势。三两个尚未收工的打鱼人,正张罗着鸬鹚捕鱼,把信江点缀成了鲜活的水乡图。鸬鹚平时被安顿在竹筏上过夜,聚拢起来有三百多只,多得超乎我的想象。意想不到的是,江边有一处百十亩的滩涂,放大了看,也有“岩石错落,沟壑丛生”的模样。打鱼人说,滩涂会随季节、气候、时辰、水位的变化而变换景致。这听了倒是很稀奇,不由引发了一顿猜想:涨水时,浊浪排空,尽显礁岩如柱;退水后,长滩如练,伴舞渔舟唱晚。都还没等我回过神来,滩涂便又换了装扮,这次是映衬着晚霞,像抹了层金箔一样,红黄辉映,美丽极了。

置身如此境地,同伴们一个个如痴如醉,手脚不停地操纵着相机撷取动人的画面,我则被心里念念不忘的儿时记忆牵动着,凝注于鸬鹚和鸬鹚捕鱼。鸬鹚捕鱼依然是那么好看,振翅、凫水、扎猛子,一招一式环环相扣,娴熟自如,我都似曾相识。它依然是那么温顺,温顺地服从打鱼人的吆喝和手语;依然是那么心齐,心齐地面对大鱼、逮住大鱼;依然是那么勤快,勤快到没有打鱼人的旨意,都不知道歇停。鸬鹚的品行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跟我儿时所见没什么两样。再次看见鸬鹚捕鱼,我再次欣喜,也再次有了感悟:鸬鹚,“时髦”点说,不是也有满满的正能量吗?

据了解,驯养鸬鹚捕鱼,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先是发源于沿海,再辐射到内陆的江河湖汊。打鱼人告诉我,渔排村的先人是从福建沿海到龙岩再到信江逐步迁徙来的,在这里安家有七百余年了,祖祖辈辈走的都是捕鱼——换钱——养家的路子。把鸬鹚捕鱼传承下来很不容易,每代都有故事留传。那么,在各种现代捕鱼手段不断涌现的今天,这种方式不是落伍了吗?还能延续下去吗?我不由得这样问了起来,语气里不无担忧。打鱼人好像都不太在乎这些,一位壮年汉子回应了我: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转行干别的了,我既然还在干这行,只想多捕鱼,别的不去多想,想了也没用。话虽不多,却很实在。看着他那义无反顾、击水驱筏的背影,我想,这就是一种坚守吧。

在我看来,什么叫传奇,传奇就是书写的历史动人心魄;什么叫经典,经典就是演绎的故事充满魅力。几番接触下来,我对渔排村肃然起敬,觉得自己一直是在见证传奇和经典。由是,一种期盼和担当便油然而生,共同指向了鸬鹚捕鱼的传承。我们一次次地到那块滩涂记录印象,一次次地在各种场合传递见闻,就算是对此的一种鼓与呼吧。不为别的,就为我心底那份源起儿时的情结——鸬鹚和鸬鹚捕鱼。

(作者单位:江西省上饶市房地产管理局)



本报拥有此文版权,若需转载或复制,请注明来源于中国政府采购报,标注作者,并保持文章的完整性。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LIZHENG

本文来源:中国政府采购报第771期第8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报刊 | 招聘信息